您現在的位置是: 主頁 > 企業資質 > 高新技術企業
嘉興市經開區高新技術企業獎勵政策:嘉興經濟技術開發區、嘉興國際商務區關于積極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
2022-12-19 09:15:58 高新技術企業人已圍觀
簡介根據省委、省政府《關于進一步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浙委辦發〔2018〕83號)的精神,為更好地促進全區民營經濟轉型升級、做大做強,實現民營企業和外商企業協同發展、高質量發展,特制定本政策。一、支持對象在我區設立的獨立法人,且稅收收入納入我區財政體制的民營企業和民營機構。二、補助類別和標準(一)創新提升類1.鼓勵民營企業實施智能化改造。對列入《嘉興市智能化技術改造示范項目庫》且實際投資...
根據省委、省政府《關于進一步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浙委辦發〔2018〕83號)的精神,為更好地促進全區民營經濟轉型升級、做大做強,實現民營企業和外商企業協同發展、高質量發展,特制定本政策。
一、支持對象
在我區設立的獨立法人,且稅收收入納入我區財政體制的民營企業和民營機構。
二、補助類別和標準
(一)創新提升類
1.鼓勵民營企業實施智能化改造。對列入《嘉興市智能化技術改造示范項目庫》且實際投資額不低于500萬元(含500萬元)的智能制造項目,經專家組驗收合格,按設備實際投資額的8%以及技術、信息化投入的10%給予補助,其中對投資3000萬元以上(僅指設備及信息化投入)的數字化(智能化)改造示范項目,按設備實際投資額的10%以及技術、信息化投入的12%給予補助,最高不超過600萬元。對評定為區級、市級數字化(智能化)試點項目的,給予每家企業分別一次性獎勵5萬元、10萬元;被評定為市級優秀智能化改造工程服務公司的,一次性補助2萬元。
2.鼓勵企業加大科研投入。對民營企業實行研發費用加計抵扣政策,按照稅務部門核準的當年度技術開發費實際發生額,總額在30萬元以上(高新技術企業除外),且技術開發費占銷售收入3%以上的,一次性給予10%補助,最高不超過30萬元。
3.支持民營企業技術創新。對新獲得發明專利的,每項給予10000元的一次性補助,新獲得實用新型專利的,每項給予3000元的一次性補助;新獲得外觀設計專利的,每項給予2000元的一次性補助。對牽頭制定并完成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或地方)標準、團體標準的民營企業和機構,分別一次性給予100萬元、50萬元、20萬元、20萬元的專項補助;對參與制訂(前四位)并完成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或地方)標準、團體標準的民營企業和機構,分別給予一次性30萬元、20萬元、5萬元、5萬元專項獎勵。
4.支持民營研發機構建設。對新認定的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省級研發(技術)中心、市級研發(技術)中心,分別一次性給予200萬、50萬、20萬元的專項補助。對新認定的省級企業研究院一次性給予100萬元的補助。對首次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的,給予一次性獎勵20萬元;首次通過高新技術企業復審的,給予一次性獎勵10萬元;新認定為浙江省科技型企業,一次性給予獎勵3萬元。
5.強化知識產權創造應用。被認定為國家級知識產權示范企業、國家級知識產權優勢企業、省專利示范企業、市專利示范企業的,分別給予30萬元、20萬元、10萬元、5萬元的補助;被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中國專利金獎和優秀獎的專利項目,分別給予30萬元和10萬元的獎勵。鼓勵民營企業實施《知識產權管理規范》(GB/T29490-2013)貫標工作,對通過評審認定合格的企業一次性給予5萬元的獎勵。
6.支持民營創新平臺建設。支持有條件的民營企業建設眾創空間,積極開展國家、省、市級眾創空間的備案工作,對獲得市級以上眾創空間財政資金支持的,按照市級財政資金給予1:1的區級財政配套扶持。
(二)金融上市類
7.推進民營企業股改。對擬在境內外上市(境內含主板、中小板、創業板、科創板;境外含美國紐交所、納斯達克,香港聯交所等主要交易所)而進行股改的企業(已與具有中國證監會批準資質的中介機構簽訂掛牌上市服務協議或合同),在完成股改并納入市、區兩級上市企業后備庫的,經認定符合條件,給予市區聯動200萬元獎勵;對擬在全國中小企業股轉系統(“新三板”)掛牌而進行股改的企業(已與具有中國證監會批準資質的中介機構簽訂掛牌上市服務協議或合同),在完成股改后,經認定符合條件的,給予市區聯動100萬元獎勵。
8.支持民營企業上市。民營企業進入上市輔導并報浙江省證監局輔導備案,經驗收通過后,給予市區聯動200萬元獎勵;上市成功后,給予經營團隊一次性200萬元獎勵。
9.完善科技金融風險分擔和補償機制。設立科技貸款風險補償基金首期規模為1000萬元,引導社會資本參與科技成果轉化,通過投資種子期、初創期、成長期等創業早期的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進一步促進科技成果的產業化和資本化,加大力度扶持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具體參照《嘉興經濟技術開發區、嘉興國際商務區科技支行信貸風險補償基金管理辦法(試行)》執行。
(三)招才引智類
10.引進和培育高端人才。對新入選“創新嘉興·精英引領計劃”的民營企業創業人才項目,對A類項目按市補助標準(500萬元)上浮30%執行,B類項目按市補助標準(300萬元)上浮20%執行,C類項目按市補助標準(200萬元)執行。對由民營企業自主培育,新申報入選國家“千人計劃”、“萬人計劃”和省“千人計劃”、“萬人計劃”創業類人才的,在享受國家、省、市政策基礎上再給予申報企業200萬元、10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
11.支持專家柔性引進機制。對民營企業及其研發機構聘請外籍頂尖人才、高端人才,符合條件的,根據用人單位聘請“海外工程師”所支付的薪酬標準,按一定比例給予用人單位10-50萬元年薪資助,單個“海外工程師”資助期限最長不超過3年;對“北上廣深”省級以上高端人才,利用雙休日到我區民營企業工作,用人單位支付交通、食宿費用及提供相應工作條件的,經認定,財政按其實際支出的30%給予用人單位“雙休人才”補助,每人每年不超過3萬元。
12.夯實技能人才基礎。民營企業員工新獲得省級技能大師工作室領銜人、省級高技能人才(勞模)創新工作室領銜人、省技術能手等稱號的,給予一次性獎勵5萬元,新獲得市級以上技能大賽優勝獎項、市級工人發明家、市級技能大師工作室領銜人等榮譽,給予一次性獎勵3萬元;獲得“嘉興市首席技師”稱號的給予企業一次性獎勵1萬元。凡參加由人力社保部門認定的培訓機構舉辦的職業技能培訓,并獲得初級工、中級工、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證書的,分別給予一次性不超過500元、800元、1200元、1800元、2500元的職業技能培訓補貼,民營企業緊缺急需工種培訓補貼標準可上浮10-20%。
13.加強人才安居保障。對符合條件的國家級、省級、市級高端人才、高級人才在我市購買商品房的,分別給予100萬元、80萬元、60萬元、35萬元的購房補貼,或分別給予為期10年每年10萬元、5萬元、4萬元、3萬元的租房補貼;對符合條件的基礎人才按人才公寓入住有關規定予以安排。
14.完善人才醫療保障。對高端人才及其配偶子女,可按規定辦理社會保險,并享受市級醫療單位綠色通道服務。為在民營企業工作的外籍人才提供醫療便利,在我市三甲醫院提供預約診療和外語服務;鼓勵符合條件的醫院、診療中心與國內外保險公司合作,加入國際醫療保險直付網絡系統。
15.優化人才子女入學政策。根據人才積分辦法,妥善安排人才子女義務教育階段就學。對經認定的省級以上高端人才子女,根據教育資源情況,由教育部門統籌安排,無障礙入讀公辦學校;對其他高端人才子女,區教育部門根據人才單位所在地或其居住地(租住地),就近統籌安排。
16.優化人才居留服務。為外籍人才來我區民營企業工作提供便利,實行海外人才網上預約申請、電子審批及政府部門間信息共享機制,縮短審批周期,提高辦理效率;對已取得永久居留權的外籍人才,其配偶及其未成年子女可辦理永久居留許可。
(四)要素保障類
17.鼓勵節地挖潛。對園區內民營工業企業(含倉儲)利用現有廠房、土地開展技術改造,符合我區產業導向和控制性詳細規劃確定的工業用地性質及建設控制指標的,經國土、建設部門審批,允許實施拆建、改擴建、加層改造、利用地下空間等途徑提高投資強度、建筑密度、容積率或適當降低綠化率,不增收土地價款。
18.用好新產業新業態5年過渡政策。在符合控制性詳細規劃,不改變土地性質的前提下,對傳統民營工業企業轉為先進制造業企業,以及利用存量建設廠房進行制造業與文化創意、科技服務業融合發展的;利用存量廠房興辦眾創空間的;開發互聯網信息資源,利用存量房產、土地資源發展新業態、創新商業模式、開展線上線下融合業務情形的,繼續按原用途和土地權利類型使用土地,不補繳土地收益金。
19.推廣智慧能源管理。對民營企業新上智慧能源系統項目(含軟、硬件),按實際審計投資額在50萬及以下的,給予5萬元補助;投資超過50萬元不到100萬元的,給予10萬元補助;投資100萬元及以上的,按實際審計投資額的20%給予專項補助,最高不超過100萬元。
20.鼓勵加大環保投入。對民營企業污染源(污水、固廢、噪音)治理改造項目,項目完工審計并經環保部門認定后,按實際設備投資額的12%給予一次性補助,最高不超過150萬元;對重點廢氣排放企業采用先進技術進行廢氣污染治理的項目,按實際設備投資額的15%給予一次性補助,最高不超過200萬元;清潔能源技改項目(水煤漿、生物質,燃油等鍋爐改天然氣項目),按實際設備投資額的10%給予一次性補助,最高不超過100萬元;污水管網明管化改造項目,按實際投資額的10%給予一次性補助,最高不超過10萬元。
(五)減負降本類
21.全面落實減稅降費政策。繼續加大減稅降費力度特別是加大對民營企業、小微企業和實體經濟的稅收支持力度,認真落實好國家小微企業普惠性稅收減免、深化增值稅改革等工作,進一步精簡辦稅資料,簡化辦稅程序,大力推進移動辦稅,在給納稅人帶來經濟實惠的同時,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切實減輕納稅人負擔,提高辦事效率。
22.全面落實穩就業政策。不折不扣落實《浙江省人民政府關于做好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促進就業工作的實施意見》(浙政發〔2018〕50號)精神,進一步加強困難企業用工指導服務、保障勞動者公平就業權利、實行失業登記常住地服務、加強就業援助工作等政策落實到位;對當年度不裁員或少裁員的民營企業,由失業保險基金給予穩定崗位補貼,可返還上年度企業及其職工實際繳納失業保險費總額的50%。
23.將“最多跑一次”改革引向深入。在深入推進“標準地”、“承諾制”改革的基礎上,按照減事項、減材料、減環節、減時間、減費用的“五減”要求,全面推進一般企業投資項目賦碼備案到竣工驗收的審批用時“最多90天”改革,進一步深化“代辦制”,提高職能部門間辦事效率,并逐步將水、電、氣等公用事業服務接入審批系統實行網上辦理,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確保2019年起新立項項目“最多90天”實現率達到100%。
(六)擴大開放類
24.鼓勵民營企業開拓市場。民營企業參加市年度重點國外展覽會,每個攤位一次性補助1萬元;對企業參加市年度重點港澳臺展會活動,每個攤位一次性補助0.7萬元;對企業參加非市重點展的境外展覽會,每個攤位一次性補助0.5萬元;對企業參加市年度重點境內展覽會,每個攤位一次性最高補助0.2萬元(市內)、0.3萬元(市外省內)、0.5萬元(省外);對企業參加上海市行業性展覽會,每個攤位一次性最高補助0.5萬元。同一展會最多補助3個攤位,每家企業每年補貼總額不超過10萬元(攤位費不足補助額的按實補助)。
25.降低出口外貿風險。民營企業以一般貿易方式出口商品投保出口信用保險(生產型企業要求上年度出口額在400萬美元以上),給予實際保費支出最高50%的一次性補貼。其中,當年出口額5000萬美元以下的,每家企業每年補貼額不超過6萬元;5000萬美元(含)以上的,每家企業每年補貼額不超過10萬元。民營企業參加國外反傾銷、反補貼、知識產權爭端、技術性貿易壁壘和其他新型貿易摩擦有關案件應訴,在案件取得終審結果后,對當年度發生的律師費給予最高30%的補助,單個案件累計補助最高不超過20萬元。
26.鼓勵進口先進技術。根據國家鼓勵進口技術和產品目錄,對企業通過一般貿易方式進口國外先進裝備和技術等,按照報關進口額,對進口額50萬美元以上的企業,按市級相關補助金額(每1美元補助2分)給予50%配套補助,最高補助金額不超過30萬元。
(七)服務業發展類
27.鼓勵做大做強。對年營業收入(銷售額)首次超過3億元、5億元、10億元且有一定增幅的民營批發零售業企業,分別給予一次性5萬元、10萬元、20萬元的獎勵;年營業收入首次超過1000萬元、3000萬元、5000萬元且有一定增幅的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專業技術服務業、商務服務業(法律服務、會計審計、資產評估、檢驗檢測和人力資源)等民營企業,分別給予一次性5萬元、10萬元、20萬元的獎勵。對當年新納入規(限)上民營服務業企業(不含房地產企業),給予一次性8萬元的獎勵,后兩年實現營業收入(銷售額)連續同比增長超過10%的,再給予一次性2萬元的獎勵。
28. 積極培育市場經營主體。專業市場內納統大個體經營戶銷售額總額達到20億、40億元、60億元、80億的,給予該專業市場一次性5萬元、10萬元、20萬元、30萬元的獎勵。入庫后兩年銷售額連續同比增長超過10%的,再給予該專業市場一次性2萬元、4萬元、6萬元、8萬元的獎勵。
29.壯大樓宇經濟實力。單幢商務樓宇首次稅收(不含房地產稅收)超1000萬元、2000萬元、3000萬元、5000萬元、1億元及以上的,分別給予樓宇運營管理企業或招商主體一次性10萬元、20萬元、30萬元、50萬元、80萬元的獎勵。
30.大力發展總部經濟。對在我區新建民營企業總部、研發中心、銷售中心、結算中心、采購中心等投資項目,按實際投資額的3%給予獎勵,最高不超過200萬元。
三、附則
1.本政策涉及的獎勵資金由區財政統籌,每年由區財政提出籌措方案報管委會審定后執行。其中街道民營企業的補助資金由區財政承擔50%、街道財政承擔50%。
2.本政策與我區原有扶持政策不一致的,以本政策為準。同一項目可享受區多項政策的,按就高原則享受,不重復享受。涉及進檔升級的給予兩檔之間的差額獎勵。對于招商投資協議中已明確享受同類獎勵政策的,不再享受本政策。
3.符合本政策規定的民營企業(項目),由企業提出申請,提供相應證明材料報區發改局、經商局、財政局初審,經管委會審核后按規定撥付獎勵資金。需要出具專項審計報告的,由區財政局委托年度招標入圍的第三方中介機構進行編制,所需經費在財政專項資金中列支。
4.本政策中的樓宇是指總建筑面積4000平方米及以上的商務樓宇、綜合體樓宇、專業市場樓宇等??偛拷洕侵赣薪∪呢攧罩贫?、具備獨立的法人資格、實行獨立核算,截至上一年度,全資或絕對控股公司、分公司不少于3家,其中區外公司不少于2家,年度稅收不少于500萬元、實繳資本3000萬元及以上或年度凈資產6000萬元及以上或年營業收入5億元及以上的企業。研發中心、銷售中心、結算中心與采購中心是指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實行獨立核算,由母公司(集團)授權,在我區內注冊成立的,主要承擔為本集團內關聯企業提供研發、銷售、結算、采購等共享服務職能的企業。
5.對弄虛作假騙取財政專項資金的,除予以通報批評外,按《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427號),追回獎勵資金,并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同時在3年內取消該單位申報財政專項資金的資格。
6.對申報截止日前一年內及申報期內出現嚴重安全生產違法行為、嚴重環境保護事件、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嚴重稅務違法事件及其他嚴重違反國家相關法律、法規(處罰累計達到2次及以上,或處罰金額累計達到50萬元及以上或經市級及以上官方主流媒體曝光),申報期前工業績效評價為D類的企業,不享受本辦法有關獎勵政策。
7.對于特別重大項目的扶持政策提交區管委會研究審定。
8.本政策自發文之日起執行,由區發改局、經商局、財政局負責解釋。
聯系人:發展改革局 姜曉莉,聯系電話:83680666;
聯系人:經信商務局 王華闖,聯系電話:83680663。
相關文章
隨機圖文
2020年度上海市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各區補貼政策
依據《工作指引》和《入庫培育細則》規定,上海市高新技術企業申請認定和入庫培育工作開展時間為:3月1日至9月20日。 1、對納入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庫的企業,按研發費用投入給予最...2020年鄭州市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獎勵政策匯總
高新技術企業是指在國家頒布的《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范圍內,持續進行研究開發與技術成果轉化,形成企業核心自主知識產權,并以此為基礎開展經營活動的居民企業,是...高新技術企業填寫火炬年報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目前國網系統已整合至統一身份認證與單點登錄平臺中,我們在填寫火炬年報的時候需要注意的事項有以下幾點: 1、企業通過統一認證和單點登錄平臺注冊和登錄,從網站申報管理按...2021年河北省高新技術企業申報認定指南
一、申報時間 2021年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工作繼續采取常年申報,定期評審的方式。申報截止日期為2021年10月31日。 第一批評審申報截止時間為2021年5月25日,其余批次根據企業申報情況另...
猜你喜歡
- 衢州市江山市高新技術企業獎勵政策:江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加快數字消防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
- 新鄉市平原示范區高新技術企業獎勵政策:新鄉市平原示范區管委會新鄉市平原示范區自主創新獎勵辦法(試行)
- 眉山市東坡區高新技術企業獎勵政策:眉山市東坡區促進建筑施工企業高質量發展的12條措施
- 蕪湖市鳩江區高新技術企業獎勵政策:鳩江區質量提升發展基金管理暫行辦法
- 湛江市遂溪縣高新技術企業獎勵政策:遂溪縣科技創新獎勵資助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
- 撫州市樂安縣高新技術企業獎勵政策:樂安縣醫藥生產企業現狀及發展規劃意見
- 秦皇島市山海關區高新技術企業獎勵政策:山海關區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科技創新的若干措施
- 黃石市西塞山區高新技術企業獎勵政策:西塞山區關于支持企業科技創新發展的獎勵辦法
- 汕頭市龍湖區高新技術企業獎勵政策:龍湖區高新技術企業獎勵辦法
- 普洱市高新技術企業獎勵政策:普洱市切實解決吸引外資“盲點”“痛點”“難點”促進外資增長的實施方案
站點信息
- 文章統計:篇文章
- 標簽管理:標簽云
- 友鏈洽談:掃描二維碼,添加微信